H.O.P.E.中國瑜伽峰會的發起人尹巖曾如此說道:“峰會的定位是傳承、傳習、傳播,在每一次大師邀請中,傳承都是重中之重的定位......我們在做的就是播種的工作,總有一天,草木會發芽,會有越來越多人會從中受益,一定會的。”

2017 H.O.P.E.中國瑜伽峰會開幕式
由悠季瑜伽(中國)和瑜伽文摘共同舉辦的第三屆中國瑜伽峰會于前日拉下帷幕。而今,連續舉辦第三年的中國瑜伽峰會已成為中國瑜伽行業的一個動態風向標。今天,就讓文摘君帶你細數今年峰會上發布的最新訊息和行業趨勢,這些訊息,揭示了中國瑜伽的未來。
瑜伽是中印友誼橋梁
中國瑜伽事業受國內外精英關注
公使、大師、精英匯聚
今年峰會上,不僅邀請了來自印度、法國、美國、中國等國11位瑜伽泰斗、知名瑜伽導師、國學大家以及佛教禪師,同時來到開幕式的還有印度駐華大使館公使林凡先生、中國青年出版社社長皮鈞先生、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李寧主任、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黨委書記張銳教授等來自各行各業的近兩百位行業領袖和精英人士。
無論是活動規模,還是參會嘉賓的重要性和多面性,都顯現出全社會精英對中國瑜伽事業的重視和密切關注。
美女主持Eela Dubey(左)、尹笛(右)主持開幕式

悠季瑜伽(中國)創始人尹巖、默瀚上臺致辭
悠季瑜伽(中國)創始人尹巖以一段個人分享開啟了峰會開幕式。她說:“瑜伽是一個生命體系的事業,一個回歸自然、回歸天道,回歸生命本質的事業。能夠有幸進入這個使命,服務于它,是無以言表的福報。”
“也正是因此,我們飽含敬畏之心,如履薄冰;在現實中,無論是瑜伽教育、瑜伽會館,瑜伽出版等等都全力以赴,并且每時每刻都在自省,在這物質世界里不要違背這份事業的本質。”

印度駐華大使館公使林凡先生對尹巖女士和默瀚老師在中國推廣瑜伽的貢獻表現了衷心感謝,他說瑜伽是中印友誼的橋梁,并邀請大家參加6月21日印度大使館和悠季瑜伽共同舉辦的國際瑜伽日活動。

中國青年出版社社長皮鈞先生指出中國青年出版社希望與一切在青年人傳播中有價值的作者合作,越來越多中國年輕人開始熱愛瑜伽,他們將與悠季瑜伽建立長久而密切的合作。

世界著名呼吸控制法大師O.P.緹瓦瑞作為大師代表致辭。在發言中,他誠懇的提醒道:“要始終記住我們一定要保持瑜伽的純粹性。”
他說當然瑜伽也要不斷的進步,但是一定不能失去它的靈魂。瑜伽并不僅僅是理論,更重要的是在行為層面、實踐層面讓你真正發生轉變和超越。


今年受邀來到中國瑜伽峰會授課的導師還有美國瑜伽理療協會主席迪利普 · 薩卡醫生、著名國學大師劉偉見教授、著名禪法導師如孝法師、著名瑜伽冥想和瑜伽心理學大師R.S.博格教授、世界知名艾揚格瑜伽導師梵克 · 比瑞亞大師、著名瑜伽科學家舍莉 · 泰勒博士、瑜伽資深導師維卡斯·郭卡里博士、印度駐滬領事館指定國際瑜伽大使莫漢達導師、阿斯湯噶瑜伽資深導師布瑞杰導師。

維卡斯·郭卡里博士、默瀚導師、梵克 · 比瑞亞大師

迪利普 · 薩卡醫生、如孝法師、R.S.博格教授、舍莉 · 泰勒博士

劉偉見教授、迪利普 · 薩卡醫生
“當瑜伽遇到太極” 曠世對談瑜伽與太極本是同一個靈魂
在本屆瑜伽峰會中,呼吸控制法大師O.P.緹瓦瑞與國學大師劉偉見教授,開啟了一場題為“當瑜伽遇到太極”的高峰對話。
這場談話從對瑜伽和太極本質的探討開始,逐漸揭示出瑜伽與太極內在的契合與相應。

O.P.緹瓦瑞大師說瑜伽二字來自梵文,意思是連接。我們最初的根源是一樣的,整個世界是一體的,瑜伽基本的目的就是在眾多不同之中去創造統一。
當談到太極與瑜伽的關系時,他說其實靈魂是一個,只是身體有兩樣。

同樣,劉偉見教授也談到,盡管世界有各種差異,但其實背后有一個統一。他說這種觀念在太極里面表達為變異和不易,也就是變化的各種東西不要迷惑你,你要看到變化之后的不易,但除了變異和不易,還有一個簡易,就是我們中國的太極,萬物起源于簡單和容易。
結尾處,劉偉見教授如此說道:“ 瑜伽是太極的另一面,我們借一面鏡子照進了生命的真相,也讓我們找到了回家的路。如果太極是我們回家的路,瑜伽是我們路上最好的風景,風景我們要看,家也要回。”

悠季瑜伽教師團隊呈現瑜伽表演

孫氏太極拳第四代傳承弟子鄭啟明為大家獻上正統孫氏太極拳表演
高等學府開始重視瑜伽教育
中國瑜伽教育與瑜伽科研進入歷史舞臺

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李寧主任發表講話
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李寧主任在開幕式上宣布了悠季瑜伽(中國)與北京大學開展的戰略合作。
2016年7月,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與悠季瑜伽(中國)簽署了一份跨度十年的戰略合作協議,合作范圍涉及教學、科研、培訓、交流等方面,包括開展“北京大學高校瑜伽課程標準研究課題”,開展“瑜伽發展人才推進計劃”,開展面向北大師生的“陽光瑜伽訓練營”、推動成立“北京大學瑜伽&傳統生命科學研究中心”等眾多項目,同時也將向瑜伽領域引進高質量、良好學識背景的瑜伽人才,為瑜伽教育和研究做人才儲備。
這次講話再次預示未來五年中國瑜伽從業人員的整體結構將發生顯著變化,同時隨著瑜伽科研的開展,瑜伽將走出“體育健身”的認知局限,真正作為一門傳統生命科學被大眾認知,并可能會被更加廣泛的運用于科研、臨床、理療、康復、心理療愈等領域。

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黨委書記張銳教授出席開幕式
瑜伽出版開啟新時代
在本次中國瑜伽峰會上,悠季瑜伽(中國)還聯合中國青年出版社首次發行了珍藏版瑜伽經典叢書——《哈他之光》、《瑜伽體位法》和《瑜伽呼吸控制法》,并由世界權威呼吸控制法大師O.P. 緹瓦瑞在現場為讀者簽名。
同時,中國青年出版社社長皮鈞和悠季瑜伽(中國)創辦人尹巖還在簽售儀式上共同宣布:正式啟動中國青年出版社與悠季瑜伽(中國)在瑜伽經典叢書出版事業上的戰略合作,共同出版悠季叢書。雙方將通過這樣的努力讓瑜伽經典得以傳承和延續。

據悉,本次再版的《哈他之光》首次提供了中文、英文、梵文三文譯本,成為全球第一本同時具有這三種語言的版本。

O.P.緹瓦瑞大師現場簽名
卡瓦拉達翰姆瑜伽學院院長O.P.緹瓦瑞大師充滿深情的談道:“我們出版的每本經典著作都是數百位員工努力的結晶,他們讀了數百份最初寫在葉子上的書稿,而這些葉子就是瑜伽知識最初的來源。我們從印度到世界各地去尋找這些書最初的手稿,這些書里承載著瑜伽的歷史,這里面有沒有受到任何污染的瑜伽傳統。悠季瑜伽在用最經典的方式傳播最正宗的瑜伽。”

中國青年出版社社長皮鈞先生說因為悠季瑜伽做了很多年的深耕,并和瑜伽的發源地印度,以及和許多大師都有著緊密聯系,能找到很多可追溯本源的典籍;另一方面,中國青年出版社一直在關注青年人的成長,因為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進入瑜伽習練,他們希望能為青年人提供經典讀物,保證他們的學習不會偏樣。
尹巖女士談到:“瑜伽出版向來是悠季瑜伽的重要板塊,悠季叢書的定位是出版具有傳承意義的、科學性的瑜伽古籍和瑜伽經典。我們飽含敬畏之心,全力以赴不讓經典失傳。”
科學管理體重圓桌會議
瑜伽科學必將融入實踐
以“科學管理體重”為主題的圓桌會議將本次峰會推向一個高峰,而本屆圓桌會議的最大亮點在于將瑜伽科學引入現代社會最受關注的話題——體重管理。

六位瑜伽大師分別從壓力、能量、消化系統、人體結構與肥胖的關系等不同角度,論述了肥胖的根源,提供了包含體式序列、瑜伽冥想、瑜伽飲食和阿育吠陀等瑜伽控制體重的原理和實操方案,并分享了各自在各國開展相關研究和實踐的數據和經驗。
這次圓桌會議也對“科學管理美麗”這一峰會主題進行了完整的闡釋,幾乎所有瑜伽大師都強調,瑜伽能帶來身體、心靈、精神層面的長久健康,并不會反彈,它能夠幫助人類認知實相,駐于當下,獲得內在的寧靜和喜悅,無論從瑜伽師的角度,還是從科學家的角度,大師們都一致強調健康既是美麗的前提,也是美麗的根基。
尹巖女士談到這次圓桌會議后最大的感受,是這些瑜伽導師們的博學、精進,對瑜伽科學的深入認知。一方面再次印證了瑜伽對于現代人健康問題有很多解決應用方案,另一方面也讓她反思并看到中國瑜伽整體教育水平和國際瑜伽教育者間的差距。
她說中國瑜伽發展想要同步于全球瑜伽發展的水準,對于瑜伽從業人員來說,當下最大的挑戰是知識結構的完善、專業性的探索,以及在更多科學領域的精進和學習。瑜伽老師責任重大。人才引進和現有人才的自我精進,是未來瑜伽發展的最大挑戰。希望大家共同努力。
中國瑜伽人日漸成熟
令國際大師振奮
較之前兩屆大會,本次中國瑜伽峰會呈現出了另人欣喜的新面貌。在3天時間里,11位大師共同教授了近40節課程,其題目涉及不同瑜伽流派、呼吸控制法、瑜伽哲學、瑜伽經典、瑜伽科學、瑜伽冥想、瑜伽與佛學、儒家靜坐等,其豐富性和深入度都超過以往,也從側面反映出近年來中國瑜伽人對瑜伽認知的深入。
大師們都紛紛表示,中國瑜伽人的熱誠、好奇心、求知欲以及深入程度都讓他們感到喜悅。

梵克 · 比瑞亞大師說:“如果是在三年前我給學生們上今天的課程,可能其中一半人都會走掉,但是今天你看到他們都完全按照我的口令做下來,他們對瑜伽的理解力和意志力都大大提升了......”

R.S.博格教授指出:“今年和以往很大的不同,在于聽課者的知識更加豐富,更加勇敢的向演講者提問,他們提的問題很有深度,很多問題都是印度學生問不出來的......”

舍利.泰勒博士說:“同學們開始問一些更加深入的問題,你能感到他們在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實踐瑜伽......”

悠季瑜伽(中國)教學總監默瀚老師說: “ 第一屆峰會時,參會者以瑜伽老師或練習時間很長的瑜伽習練者為主,但今年你發現各種各樣的人都來參會,男性習練者也在增加......人們開始覺知瑜伽的核心是什么......”

O.P.緹瓦瑞大師

劉偉見教授

迪利普 · 薩卡醫生

如孝法師

維卡斯·郭卡里博士

布瑞杰導師

莫漢達導師
瑜伽在中國將有美好未來

伴隨峰會的落幕,中國瑜伽人用他們的行動證實了中國瑜伽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習練者對瑜伽的需求不再滿足于強身健體,而開始探索它的本源。隨著信息傳播的加速和獲取信息方式的多元化和日漸便捷,中國瑜伽人群正在以空前的速度與國際接軌。
“以前在健身房練瑜伽,覺得瑜伽就是鍛煉身體,這次峰會后,才發現自己是只菜鳥,瑜伽原來是一種身心靈的修煉......”
“本來是抱著隨意看看的態度,卻一下子開闊了眼界,這些不易聽到的大師課既有寬度又有廣度,對瑜伽的認知瞬間豐富了.....”

“這次最大的感覺是學瑜伽就要學最專業的!最純粹的!感謝這么好的活動!”
“我們在河北有六家館,這是我第三次來參加峰會,帶了我們六個館長來參會,每次收獲都非常大......明年還會來!”
“峰會的能量場很大......”
正如R.S.博格教授所說:“一言概之,中國人在瑜伽習練中有很大的潛力,而瑜伽在中國也將有美好的未來。”


